每日一修-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
收藏本站会员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传统文化 >> 每日一修

【每日一修】《儒学门径》087 第二卷 第四篇 周子《通书》<16>

来源:
作者:
发表时间:2024-06-20

【每日一修】儒学门径087

第二卷·天人一贯2.4.9

第四篇  周子《通书》<16>

附:朱子《通书解》

思第九<下>

【原文】

不思,则不能通微;不睿,则不能无不通。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,通微生于思。

通微,睿也。无不通,圣也。

故思者,圣功之本,而吉凶之几也。

思之至,可以作圣而无不通。其次,亦可以见几通微,而不陷于凶咎。

易曰:“君子见几而作(2),不俟终日(3)。”

睿也(4)。

又曰:“知几其神乎!”

圣也。

【注解】

(2)见几而作: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。作行动。

(3)俟[sì]:等待。

(4)睿[ruì]:明智通达,见解深远。

【编者注】

①“不思则不能通微,不睿则不能无不通”,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思维能力,就象升了级的计算机一样运算又快又准确无误,但是功夫在哪里?功夫就是“思”。我们怎样优化我们的精神思维能力?如果不思,就不能通微。什么叫玄妙?就是见人所不见,行人所不能的本事。怎样使自己明察秋毫,洞若观火?在思维上进入特定的程序,这个就叫“思”。

说实话,人的思维非常简单,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哲学家都给了我们答案,就是从“是、不是”这三个字开始。我们的精神运动从婴儿开始,就生活在“是、不是”的世界里。“是”,肯定判断;“不是”,否定判断。是?不是?你以为是的地方,不是!不是的地方,我要判断他是!是不是?可以来来回回进入辩证逻辑判断。“是、不是”本来是形式逻辑,但是,“是”作为一个肯定,不是作为一个判断,把“不是”这个判断给肯定了,“不是”本来是用来否定“是”的,但“是”也可以用来肯定“不是”,可以有好几个反复。

大家想想,我们从小到老,对善恶的判断,对是非的判断,对工作的判断,对大局的判断,对艺术的判断都离不开“是不是”三个字。这三个字就是逻辑的开端,不论是形式逻辑,还是辩证逻辑,它就是人理性的根本所在。这个功夫人人本具,为什么别人能发挥到极致,为什么别人能成为黑格尔、爱因斯坦、比尔·盖茨,你成为不了?就没有把这套程序弄好,就是因为受到了干扰,受到了喜怒哀乐、酒色财气、名闻利养的干扰,使得自己懈怠、麻木。麻木是过,精神没有朝气也是过。怎样使自己有朝气活力,进入睿智的境界?所以就要“思”。

“思”不是天天打妄想,而是回归到精神的原点,就是“是、不是”三个字,不受情绪知识经验的干扰,是一种精神的回归。所以“不思则不能通微”,很多事本来一目了然,我们老是带有色眼镜,受到经验情绪干扰,就是看不见。“思”就是回归,回归到寂然不动,回归到“本也”状态。“不睿则不能无不通”,“思”需要优化到睿智的状态里,睿智,也就是“无思,本也”,就是清爽无负担,才能有感则应,才能“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。

有的小孩子,五六岁就能够背《易经》,背得滚瓜烂熟。也没人叫他背,只是在车上听录音,小孩子无意之中背下了。你想多厉害!这就是处于睿智状态,不能小看小孩子,那是真正处于睿智无污染状态。很多人认为经验就是一切,知识就是一切,错了。只有把我们的心做减法,精神才能空灵得起来,飞机太沉重了会飞不起来的。

“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,通微生于思。故思者,圣功之本,而吉凶之机也。”前面有了铺垫,后面就简单了。要“无不通”,成为非常厉害的人,非常有能力的人,首先要“通微”。如果不能见“几”,见微知著,这些功夫都没有,一小点事情就把你障碍住了,怎么“无不通”呢?“通微生于思”就是要料理我们的思维能力,料理我们的思维结构。什么叫圣功?圣人的功勋,圣人的作为、能力。“圣功之本”就是“思”,圣人的心思,精神状态,跟凡人不一样,精神状态差异多大呀!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内容,本身就具有吉凶之“几”。不光是江湖上,机会满布,广州大街上,到处可以发财,但同样可以把你送到监狱去。发财和进监狱也就是一念之动,这就是“几”,吉凶之几就在这里。

《易》曰:“君子见机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还要等到明天吗?不会的,见机而作,这是果断的行为。有的人优柔寡断,那就不是君子。吞吞吐吐也不行,成了“留悬得”同志。一定要见机而作,要有果决的精神。什么叫当机立断,什么叫大丈夫?就是遇事绝不会吞吞吐吐、犹犹豫豫。“又曰:知己其神乎”把我们的精神料理好了,我们就达到“神”的状态了。(根据冯学成《通书》思第九摘录重编)

作者简介:秦汝齐(1910~2004),字敬修,甘肃崇信人。早年立志文化救国,师从举人牛兆濂、理学家孙迺琨、举人张绍价等大儒修行儒学,造诣浑厚,被誉为同门巨擘。《三原书院人物》列为“一代名士”。行医故乡、教医甘肃中医学校、兰州医学院,列为当地名老中医,甘肃中医世家。专著《周易卦解》《小学通俗解义》《儒学门径》《新编中医儿科学》《杂证脉证并治》《脉诊握要》,被称为传世之书 。已出版者,均被首都图书馆、各省市及大学图书馆收藏。所著《人为万物之灵说》,堪称警世名说。

编审发布:秦荣光


264